一遇到这种丧尽天良的暴行,大家总是急着指责施暴者,很少去想,作恶的人是不是就坏透了,那些被伤害的家庭又经历了多少煎熬,HBO Asia的新剧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就认真讨论了这些事。
高分剧集亮点
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豆瓣评分达到9.4分,在台湾公共电视播出。这部剧颠覆了台灣偶像剧的常规模式,拒绝制作缺乏营养的快餐式节目。它着重探讨人性冲突与社会不平等问题,将“好人”“坏人”难以界定的模糊地带展现出来,促使观众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。
悲剧事件背景
多年前,台北影院发生了一起“无差别杀人案”。作案者李晓明在电影播放期间朝人群乱射,造成9人死亡、21人受伤。此事迅速引起广泛重视,公众纷纷谴责李晓明及其亲属,社会情绪急剧高涨,使李晓明全家承受了沉重负担。
律师艰难处境
律师王赦为杀人犯李晓明打官司。采访期间被路人往身上扔秽物,虽然影视剧不会真的那样,但足以反映大家对王赦做法的不满,也说明制作人员的良苦用心。王赦身为法律工作者,坚持公平正义,却受到大家误解,他正承受着很大的社会负担。
家属痛苦深渊
宋乔安担任电视台新闻部主管,同时也是李晓明戏院凶案中死者的家属,其子天彦不幸遇害身亡。她深受丧子之痛折磨,将心思全部放在事业上,并且染上了酗酒的毛病。丈夫不忠导致家庭关系破裂,她变得十分苛刻,手下员工纷纷离开,但她根本无暇顾及这些。
妹妹隐姓埋名
李大芝在“品味新闻台”担任助理编辑,她向总裁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情况,声称父母因车祸去世,并且没有其他亲人。实际上,她是李晓明的妹妹,哥哥的遭遇让家庭陷入困境。家里的面馆最终停业,父亲借酒浇愁,而母亲为了给女儿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,在帮她改名字后把她送出了家门。
人性灰色地带
这个剧揭示了人的复杂和变形。律师替罪犯说话,大家就认定他是恶人;受害者的家人伤心欲绝,却可能被指责不够刚强。里面没有完全的善或恶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奋斗,体现了社会里是非难辨的复杂状况。
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后,是否思考过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像李晓明这样的罪犯的亲属?希望大家能够点个赞,转发出去,并且写下自己的看法。
发表评论